当维拉特·科利(Virat Kohli)在印度超级联赛(IPL)中以单赛季1700万美元的天价合约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板球运动员时,孟加拉国乡村联赛的替补球员阿米尔·侯赛因正在为每月300美元的薪水发愁。这就是当代板球运动最真实的薪资图景——极少数球星站在金字塔顶端,而绝大多数球员在温饱线上挣扎。
2008年创立的印度超级联赛彻底改变了板球经济生态。根据2023年最新数据:
但这份繁荣背后,约40%的IPL球员年薪不足10万美元,还要承担6个月休赛期的零收入风险。
澳大利亚板球协会公布的2022-23年度报告显示:
层级 | 基础年薪 |
---|---|
国家队主力 | $500,000+ |
州际主力 | $90,000-$150,000 |
发展联盟球员 | $28,000 |
西印度群岛传奇球员克里斯·盖尔曾公开吐槽:"我们培养的球星最终都去了IPL,因为国家队给的薪水还不够支付理疗师费用。"
2023年女子板球世界杯期间,澳大利亚女队队长梅格·拉宁的薪资仅为男队队长帕特·康明斯的1/17。即便在商业化最成功的WBBL联赛,顶级女球员年薪也不超过15万美元。
国际板球理事会(ICC)正在推动三项改革:
但印度板球管理委员会(BCCI)明确反对任何"损害市场规律"的干预。这场关乎20万职业球员生存权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
"板球不该只是1%球员的狂欢。当我们谈论这项运动的未来时,首先要确保那些二线球员不用在Uber和训练之间做选择。"
——前英格兰队长安德鲁·弗林托夫,2023年球员协会年度演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