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韩日世界杯,巴西对阵中国的比赛中,罗伯托·卡洛斯用一记违反物理学的任意球,让全世界球迷记住了他的名字。这记时速接近150公里的射门,在飞行过程中划出一道诡异的S型弧线,最终直挂死角。就连当时的中国门将江津也只能站在原地,目送皮球入网。
比赛第14分钟,巴西获得距离球门35米的任意球。卡洛斯助跑时几乎没有任何角度调整,但他的左脚外脚背抽射让皮球先是向右飞行,随后突然向左变向,划出一道夸张的S型轨迹。赛后科学家甚至用流体力学分析这一进球,称其为“不可能再现的奇迹”。
卡洛斯透露,这记射门的关键在于触球点和腿部爆发力:“我用脚背外侧击打球的下部,让球同时产生旋转和飘移。”而当时的阿迪达斯“飞火流星”比赛用球独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,也放大了这种诡异弧线效果。
20年过去,这粒进球仍高居世界杯历史十佳进球榜单。法国《队报》评价:“这不是射门,而是对物理法则的挑衅。”如今每当有球员主罚远距离任意球时,转播镜头总会不自觉地给到看台上的卡洛斯——那个曾经用左脚重新定义足球的男人。
“当我看到球飞行的轨迹时,就知道守门员根本没机会”——卡洛斯赛后采访